SD居心文学>科幻灵异>伸唐 > 第四十二章 献功
    煤炭也很早使用了,有的称为石墨,有的称为石炭,但与李伸所说的“林”“渔”一样,认识有限,没有普及。

    李伸在正文里主要写了煤炭的各种用途,包括做饭取暖,烧制砖瓦陶瓷,冶炼。

    然后写了三条注意事项,会分为有烟和无烟两种,各有各的用途。

    实际不止,得分为褐煤、有烟煤、半烟煤和无烟煤四种,各种用途都不同。不过在唐代,没必要分得如此清楚。

    开采时得用细绳系火绒球探测,保持透风,但开采时不得用明火,主要防持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与瓦斯爆炸的。

    为了让韦坚等人能理解,李伸用了煤气二字,说煤气能让人中毒,也易爆炸,爆炸时威力胜于惊雷,务必小心。

    最后就是炼钢。

    欧阳修曾说宋朝器甲易碎裂,不单纯是工匠偷工减料,主要是用了煤炭炼钢铁。然而中国缺乏优质煤炭和铁矿石,铁含磷,煤含硫,所以冶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很不好。虽如此,因为煤炭的出现,宋朝的钢铁产量才会激增。

    也容易解决,复杂一点,先炼焦炭,再用焦炭炼钢。简单一点,就是用石墨坩埚炼钢铁。

    后面的未写,只写了前面,用石炭炼钢,会让钢质量下降。

    除了钢铁外,余下的都无所谓了。

    在唐朝想提炼铝或钛等金属,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除了钢铁外,还有金银铜铅锡、水银,提炼技术十分地落后,与提炼技术无关,关键提炼时得需要能源。不提用木炭成本高,灰熔点也不一样,煤炭利用得当,燃烧的温度整比木炭高了一倍。

    放在冶炼上,温度高了一倍多,不用李伸多解释,韦坚也知道其意义。

    内容多的是图。

    李伸从弘文馆、崇文馆借来大量地图观看,与出行关系不太大,一是隐约地他感到这些地图,对他以后有帮助,二就是为了这些矿。

    另个李伸拿长的地方,不是历史,不是农业,不是机械制造,恰恰是矿。

    他利用借来的这些地图开始画图,标记了近五十处煤矿,几乎遍布唐朝各地,都是比较浅的煤矿。

    论权谋术,十个韦坚加起来也不是李林甫的对手,不过在经营、理财等上面,韦坚确实是一个人才。

    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意义,只是忽信忽疑,毕竟这些矿埋在地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韦坚暗中派出两拨人手。

    一拨是按图索骥,拿着李伸画的矿藏图去找矿。

    第二拨是搜集大量石炭,石炭早出来了,只是没有系统性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