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你著农书?”肖克明大笑起来。
“肖叔父,你看前面,”李伸指了指门西南边的菜圃,大棚蔬菜产量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长期长,临近四月,有的蔬菜还没有下市。
“我动手能力是弱了,然在农务上的学问,未必有多少人能及我。”
李伸不是自夸,另个李伸是农家子弟出身,专业与农业无关,但考的是理科,必须学生物,而且那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就是所见所闻,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知识。
李伸继续说道:“圣上也准我外出采风,外出不是在长安周边转一转,可能会去山东江淮巴蜀等地,我想从你们寨子请两个身手好,人机灵的人,做我的侍从。”
肖山寨在大山里,消息更闭塞,李伸是庶人子,他是知道的,余下的就不清楚了,肖克明未多想,说:“行,我让我儿子与肖六陪你外出。”
他儿子与另一个青年人肖六郎身手在肖山寨也比较出众。
肖克明又问:“什么时侯走?”
“我在赵原村还有一些安排,大约十几天后吧,今年行的不远,就在都畿道、河南道东部和河北道北部一些地区转一转,两个月后就会回来。”
“那已经很远了。”
这也能算远,李伸笑笑未答。
肖克明等人走后,赵良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想起来联亲?”
“捆绑。”
“呵呵,这家伙。”
“舅父,是好事,能联,不过想联,过两年吧,两年后,我的身份也能水落石出了。”
“对了,圣上为什么让你著书?”
“是一场巧合,我乘势向圣上提出著书,然后打着著书的借口,请求圣上准我外出采风。”
“是啊,”赵良成醒悟过来:“这样,你不就能公开外出了吗?”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著书,我也是认真的。”
不但著书,军政官材不能碰,但有的是能碰的,李伸还能捣鼓出来几样东西。不管未来李伸想做什么,必须让他那个糊涂的爷爷开心,不然还是什么做不了。而且镜子案出来,他想躲也躲不起来。
十几天后,李伸返回京城。
“伸儿,韦公献石炭有功。”赵别初说。
李伸第二封信内容有点多,所谓的大功劳就是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