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兼济天下,那后面接的都是褒义词,可傅巽却加了一个贼,瞬间就让这个评价变成了贬义。
也就是说,在傅巽看来,秦瑱这个人才干极为了得,可本质不是什么好人!
这可与世人对秦瑱历来君子的评价完全相悖啊!
傅巽又是怎样得出的这个结论?难道就因为这短短一次会面?
面对蒯良的问话,傅巽即抚须一笑道:
“此乃一妄语,公但听之即可,休要外传!”
“吾见此人方才必已生怒,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可见城府之深。”
“要想应对此人,公此番可难为也!”
蒯良见他转移话题,一时心中一沉,要知道傅巽这人最善于观人。
一般轻易不会评价别人,一旦评价,所评之言,皆一言命中。
如今说秦瑱如此,可见秦瑱这家伙很难对付。
偏偏他又被安排来接洽秦瑱,若是秦瑱施展手段,他确实会十分为难,念及于此,他便抚须沉吟道:
“吾亦知此,然则使君让我来迎之,如之奈何?”
傅巽一听,思虑片刻,就对蒯良笑道:
“此事易尔,吾观秦瑱此人虽难相与,其度量却是不小!”
“他必知此事乃是使君为难,必要借故犯难使君。”
“先生夹在二人中间,定受其害,不妨趁此机会先至府内复命,再唤别人前来迎接,以免误伤蒯氏。”
蒯良一听这话,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当下便对傅巽笑道:
“此议亦随吾愿,既是如此,二位在此稍等,吾先回府内复命!”
说罢,他便让二人继续在传舍等待,自己则是带着人朝着府内行去。
另一边,秦瑱和诸葛亮、王粲二人入得传舍,便听诸葛亮道:
“先生,刘景升此人虽外宽内忌,却不会如此失礼。”
“方才又见蒯氏来迎,可知这多半是蔡德珪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