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居心文学>玄幻奇幻>二号首长2 > 第8章-真经假经假真经
    司马徽感觉这五方上帝的『真经』🗗🛴,其实也在贯彻着斐潜🌇☧的一个观念,就是只要真正的经学,而🂜不是那些后人假借前人之名杜撰的东西。

    前人做前人的经,后人写后人的书,说起来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人非要牵扯🟡🞪到了前人,并且以前人的经文作为后来者的标准,🌿🄳🁥或是背书,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新作没问题,其实就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

    华夏前进的思想,应该年年都如新开的花一般的灿🂠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就如古花一样的苍老。

    古文经的诞生,和今文经隔了一代人。

    而且司马徽如今发现,古文经其🃌实有三批,或者说是三个版本。

    甚至可能还有更多的版本……

    也就是从孝文皇帝,到了孝景皇帝。

    司马徽之前为什么⛀🗑觉得古文经是真的,主要是因为古文经一个是在孔氏府内被发现的,另外一个是刘余这个人据说是🚵🗲🟢从小有口吃,好声色,养狗马,没有争帝位的能力,也就不存在利用古文经来争功了……

    鲁恭王所得,或许应该是真的,但🗗🛴是那些🄼🂶书籍,并没有📗🛁🙙什么后续的动静,便是无所踪了。

    司马🖇🐞徽🟇🛄一度觉🅵🊾🕼得这件事情很可惜,但是现在想起来,在可惜之外,就多了几分的可疑。

    毕竟以常理推之,既是鲁恭王坏孔宅所得书,似乎此本就不应有孔安国家人再献之事。孔安国所谓家藏本和鲁恭王的孔壁本,很可能并不是同一个🁫🈱。🕥

    孔安国的古文经,应该是第二版。

    孔安国的版本,是『古以今之』,也就🐴🄀是用今文的方式去解读了古文。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古文,但是实际上有可能并非真⛣🜑🁜的完全⚓是古文。

    那么第一版应该在谁手中呢?

    司马徽觉得应该是在刘歆手里,刘歆是淮南王刘向的儿子。而刘向的🋎😋父亲是刘德,刘德又是刘余的兄长,所以如果说鲁恭王刘余获得了藏书,然后🁫🈱作为一个喜好走狗飞鹰,声色美女的家伙来说,将书籍送出去给自家兄弟之中喜欢这些经书的人,似乎才是一个合乎常理的推断。

    刘歆对当时的博士只传授今文经,🗗🛴不传授古文经非常不满。于是上书汉哀帝,🞅👴指责今文经为秦代燹书之后新编的经书,和古文《尚书》相比根本就残缺不全。请求立古文经《毛诗》、《左传》、《礼》等古文经于学官之中。

    只可惜啊……

    刘🋙歆的古文经没赶上好时候,经过他整理的经文可能是真的,但是没过几年,王莽掌握了实权,王莽为了便于推行自己的改革,便想到了『托古改制』,🈁🞦🖖于是刚刚站稳脚跟的『古文经学』正准备大干一场,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却因为王莽的倒台,刘秀的崛起,而突遭变故,尽数团灭。

    此外,司马徽在东观藏书之中发现,其实在汉成帝的时候,还有一个姓张的,搞出来一百零二篇的《尚书》献给皇帝。皇帝命人从库房里找出当年孔安国的献书进行比对,发现同样的篇名却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所以至少在汉成帝的时候,古文经就已经是好多版本了,而且孔安国的版本,至少在汉成帝的时候依旧在皇室之中。

    其实在历史上不仅是🅫🉟汉代有人假古文今文的名头搞事情,就算是到了后面的封建王朝之中,也有大批的人假借古人的名头,动不动就说是某某古人所作😟,实🋱🝇际上么……

    关于这个古文今文的真假,一直是华夏文人的一个情结。在北宋年间,朝廷还专门写了一封国书发去朝鲜,让朝鲜找一找有没有古代,也就是宋代之前的古文经,有的就一定要送来。然后欧阳修老先生也写了一首诗歌,其中表示『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如果能谁能找出来,定然是感激流涕。从这个方面来说,也从一定的角度上证明了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是从华夏起源发展出去的。

    几千年来,华夏的流量密码就是『尊古』二字。对传统封建王朝来说,有🂪👢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时代愈古远🎍🏴,所说的话就愈权威,愈接近真理。

    这个标准一方面🊘🐣🁬带来了好处,『尊古』的精神刺激了华夏历史的蓬勃发达,也使得华夏的对于历史,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使得后人还能读到这些千年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