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爷就做面条,带点汤水,吃着暖和。”楚九看着刘师爷吩咐道。
“是!”刘师爷应道,话落忙走出大堂交代人该准备,“先上茶,上茶!”
差役们慌忙下去准备。
刘师爷转身进了大堂听差。
“你们知县呢?不在县衙吗?”楚九裹了一下身上的披风道。
“回禀主上,我们知县去乡下了。”刘师爷双手抱拳禀告道,“这眼看这要入冬了,去查探一下冬小麦的情况,保障它们顺利过冬。”
“哦!”楚九闻言面色柔和地看着他,回想从官道上一路走过来,地里的小麦长势确实良好,可见知县用心了。
“主上,冒昧问一句,你和将士们要停留多久,如何的安置?”刘师爷小心翼翼的问道。
“停留多久不好说,办完事我们就走了。”楚九砸吧了下嘴爽快的又道,“至于如何的安置,我和姚先生我们三人住县衙,其他人安置在以前的军营好了。”
“以前的军营改造成了城防营,稍微打扫一下就可以入住了。”刘师爷赶忙回话道。
“那就好。”楚九看着他点了点头道,紧接着又道,“刘师爷,先带兄弟们下去安置吧!”
“是!”刘师爷双手抱拳脆生生地应道,弯着腰倒退到了门边,才转身出了大堂。
“你们也退下吧!”楚九看着挤满大堂的兄弟们道。
“主上,咱们走了,你的安危怎么办?”
“在自己家里还能遇到什么危险,放心的去城防营,休息好了,等雨停了,有你们忙的。”楚九面容平和地看着他们说道,“快去,这些日子赶路,吃不好,睡不好的,趁机休整一下。”
“是!”他们呼啦一下全退了出去,一个个穿上蓑衣,牵着马跟着领路人去了城防营。
“看样子这齐知县把平阳治理的还不错。”楚九看着姚长生他们俩满意地说道。
“主上,这话有些早,得看看才行。”姚长生幽深的双眸看着他谨慎地说道。
齐志远平阳县的知县,是他们打下平阳县城后,招兵买马登记时,居然还有秀才功名。
本想着弃笔从戎,可是这身体条件限制,最后再军营里担任文书一职。
虽然是秀才,却不是酸腐之人,农家出身,家里有十来亩自有地,一边种地,一边科考。
不是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
只靠种地这家境并不富裕,娘子勤劳绣花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