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玩家请设置稷下学宫的‘校训’。”
林寒在稷下学宫门前,学宫门前有空白的木匾,用于记录校训。
思索一下,林寒才确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至理,林寒每次读到这几句,都有一种莫名的震撼感和感动,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圣贤追求。
“好,好,好!”
蔡邕在稷下学宫前,看到林寒写下的横渠四句,老泪纵横。
这才是圣贤的追求,这是教育的意义理想所在。
“老师。”林寒看向蔡邕。
“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蔡邕眼眶通红,赞叹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有如此学生,老师死而无憾啊。”
“老师,不说那些晦气话,学生复辟‘稷下学宫’,便是想造福百姓,以后想请老师当这学宫的宫主。”
“老师义不容辞。”
蔡邕想都没想就答应,仅凭横渠四句,就让他大受震撼与感悟。
林寒召集领地内的众多武将和人才,汇聚在稷下学宫前,参与开学仪式。
学宫前的‘校训’,让众人久久不语,至理名言不过如此。何其远大的理想志向,不正是读书人至高追求吗?
尤其是卢植,看到如此惊世之言,大受震撼,胸怀激荡,与蔡邕见到此言时,并无二致。
“卢大人,不如留在我寨中,与我老师一道,出任‘稷下学宫’副宫主?”林寒朝卢植发出邀请,这可是大才,若他能留下,对寒江寨好处巨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此宏愿,我岂有拒绝之理?”
卢植惊叹不已。
短短四句,犹如圣音。
“卢大人入稷下学宫,实乃百姓之福。”林寒大喜,转头见贾诩看着‘校训’,久久不语,开口问道:“文和,你有什么想说的?”
“主公大才,见此四句圣言,颇有感慨,主公之胸怀,我等不能及。”
贾诩由衷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