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家不久,父亲蔡父就唤她到书房。只见蔡父面带喜色,兴奋得如同中了头彩。
“好女儿啊!”他拍着苏瑾瑶的肩膀,眼中满是骄傲,“这脑子真是随了我,聪明伶俐。”
苏瑾瑶微笑回应:“女儿当然是遗传自父亲的智慧,听说爹在战场上也是智勇双全。”
蔡父哈哈大笑,随即转入正题:“今日我去拜谢了端亲王,没有提起昨日明月郡主的事情。起初我还担心他会生气,没想到下午他就送来了丰厚的礼物,说是奖励你写的诗。”
听到这里,苏瑾瑶的笑容更加真实。当她向蔡父提出这个主意时,心中其实也在赌一把。
明月郡主的风波让端亲王不得不做出选择,他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主动向苏家示好,将事情平息下来。
这使得那位赌注下得恰到好处的人心中有了底:原来为了保护明月郡主,端亲王愿意付出如此多的努力。
这件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面对明月郡主,必须更加谨慎行事,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引起她不满的行为。
正当思考这些的时候,蔡父突然兴奋地告诉女儿:“你不知道吧,你的那首诗,王爷说要题在他的画上献给太后呢!”
苏瑾瑶闻言一惊,急切地问道:“父亲真的答应了?”
看到父亲点头,她顿时感到一阵慌乱,“父亲怎能轻易答应呢?我一个闺阁女子,若是诗作上了王爷的画,传出去岂不是坏了我的名声?”
蔡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诗是你写的,但并非你亲自题上去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然而,苏瑾瑶并不这么认为。“如果此事不被注意,或许还能相安无事。但父亲身为朝廷官员,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现在我们与王爷互相赠礼,更把我的诗呈现在太后面前,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
蔡父听了这话,心里不禁一紧。他虽为武将,却也明白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在有心人眼中,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罪名。
高官们往往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在朝廷中,舆论的力量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想到自己一旦成为焦点,可能会遭到众人的监视和批评,蔡父不由得感到害怕:“那现在怎么办?我已经答应了王爷,难道还要反悔不成?”
苏瑾瑶眉头紧锁。答应了的事确实不宜反悔,毕竟风头过盛只是可能招致眼红,而得罪了端亲王,则会让苏家立刻陷入危机之中。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苏瑾瑶心里清楚,孰轻孰重她自然明白。
她稍作思考,然后轻轻摇头说:“女儿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父亲您先让我考虑一下。”
看到她如此慎重,蔡父更加焦虑了,连端亲王送来的礼物也无心欣赏。
这朝廷里的事情真是复杂多变,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麻烦,真是让人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