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数量,和良好的组织配合,所发挥出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唐军主舰上,满船的将士大多是苏大为熊津都督府带上船的贴身亲兵。
此时看到唐军战船不断后退,而倭人的船在步步紧逼,一时焦急起来。
有些人破口大骂倭军。
还有的主动请愿,希望能派楼船出战。
但所有的请战要求,全都被苏大为给压下去了。
“你们在座的有谁比刘仁轨更懂得水师?更懂海上作战?”
苏大为双眸扫过全场,沉声道:“没有的就闭嘴,等着看刘将军如何用兵,若有需要,他自会传信给我们寻求支援。”
但凡知兵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两边博弈,并不是一口气将牌全打出去的人会胜利。
前期的较量,以试探居多。
真正的决战,要在看出对方的虚实破绽以后,才会用尽全力,狮子搏兔。
还没看清楚情况,就急着把底牌压上,那是死路一条。
刘仁轨,显然是知兵的。
而苏大为,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
去等待一个结果。
“不对啊。”
苏庆节在一旁道:“阿弥你看刘仁轨船上的旗语,是让我们楼船退回港口里,这……”
苏大为定睛细看,果然看到在刘仁愿船上,桅杆望台上,有令旗兵拚命的挥动着旗子,传达着信息。
阿史那道真在一旁不满的道:“咱们这么大的船,还没和倭人交战,这都要退回港里?
阿弥,这个刘仁轨可靠吗?他不会是昏头了吧?”
身边众将,七嘴八舌的提着建议看法。
苏大为摇摇头,摒弃身边的杂音,目光落在两军交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