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郎!神探啊!那么狡猾的安南人,都被你看得透透的!”
“不敢当!不敢当!”
“十三郎!威风啊!听说你一个人杀退了上百刺客,救了整个使节团?”
“不敢当……啊?多少?”
“十三郎!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的,今晚来我家,咱叔侄不醉不归!”
“改日改日……哈哈……呃,我认识他么?”
琼山这地方,一贯没什么大事,此前安南使团到访,招摇过市,就吸引得当地百姓议论纷纷。
而当衙门的公告贴出,再由于芳莲郡主黎玉英的压力,海玥的作用没有被神隐后,顿时造成了轰动。
事实上,顾山介依旧进行了一部分润色,但老百姓不在乎衙门如何,只注意到一个尚无功名的学子,如何洗清自身的冤屈,识破凶手的诡计,最后一举拯救了整个使节团。
神探之名,不胫而走,连市井的说书人都开始编了。
海玥成功从人名变为了名人。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他带着海瑞,一路跟乡亲打着招呼,花费了比平时长得多的时间,总算抵达了目的地,高声喊道:“婶婶!婶婶!”
这里是琼山县外,一处较为偏僻的院落。
洪亮的声音传入,屋内哒哒哒的织布机声音停下,一位干干瘦瘦,眉眼锐利的妇人走了出来,正是海母谢氏。
海瑞和宋朝名臣范仲淹、欧阳修一样,都是小小年纪就丧了父,只是相比起范仲淹的母亲带着小范仲淹改嫁,继父对他不错,欧阳修的母亲带着欧阳修投靠小叔子,又用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其读书写字,谢氏既不改嫁也不靠人,就凭着十几亩薄田和几架织棉布的木机,将海瑞养育成人。
也难怪海瑞那般孝顺,对母亲言听计从,此时直接拜倒,行了大礼:“阿母!我们回来了!”
相比起拘谨的儿子,海玥这个当侄子的很随意,手里拎着的袋子提了提:“婶婶,这次十四弟可帮了我大忙,若没有他,我就被那群安南贼子骗了呢,这点东西,婶婶总不能再拒之门外了吧!”
谢氏却是软硬不吃:“你拿他当外人?”
“当然不……”
“那就别送这些,若是见外,以后就别来了!”
“好吧好吧!”
海玥无奈,将袋子放在院外,走进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