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也笑起来,把手里的蜜枣又往上递了递:“姐姐吃。我娘和姥姥都说要感谢姐姐和我奶奶呢,于是我就把姥姥给我的蜜枣都放了起来,奶奶已经吃过了,这是给姐姐的。”
蜜枣的卖相并不是多好的,看起来放了很久的样子,但乐轻悠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谢谢小辰了。回家去吧,姐姐还有事。”
小辰点点头,“姐姐有空了还来我家吃面,我爹说了,只要是姐姐和大人来吃面,都不收们的钱哦。”
正说着,饭馆老板,也就是当初还送给他们一碟子无花果的那个年轻人背了一篓子鱼从前面的转弯处走了过来。
看到儿子和县令大人的未婚妻站在一起,他顿时有些担心,担心儿子得罪了帮他们一家改善了生活的贵人,忙忙走上前来见礼。
乐轻悠点点头,让这年轻老板自去忙,便提步走了。
年轻人牵着儿子走进自家饭馆,问他跟乐小姐都说了什么,小家伙一一回答了,年轻人不由笑道:“倒是有心。”
“们爷俩说什么呢?”听到丈夫和儿子的声音,小妇人花氏拿着一把韭菜摘着黄叶走了出来。
年轻人把刚才的事情和儿子的话都说了,花氏也忍不住笑看了儿子一眼,说道:“我说刚才怎么急急忙忙地就往外跑呢。咱们两个还不如儿子,只知道嘴上说着感谢。”
年轻人卸下肩上的背篓,放在一个客桌旁的椅子上,笑道:“我早打算着今年过年时得给方大人和乐小姐备些年货了,现在送也没个油头不是。”
“还是想得周到”,花氏过去看了看篓子里的鱼,对丈夫道:“金哥,我看着今天买的这些鱼比昨天的还小,再冷些时候,恐怕就更没有鱼了,即便有,只怕也不便宜,到时候咱们这汤底怎么办。”
陈聚金咕咚咕咚喝完一碗温热的茶水,提着背篓向后院走去,花氏和小辰连忙跟上前去。
把一篓鱼都倒在一个大木盆里,陈聚金从厨房边上的大瓮里提来两桶水倒进去,看那些鱼儿都欢快地游起来,他才对花氏说:“做完这些鱼汤底咱就换猪筒骨,这些天咱们也赚了不少钱,到时再搁两斤肉和大骨头一起煮。一方面可以给有条件多出几文钱的客人加些肉片,一方面也可以给咱小辰补补。”
听到这话,花氏狠了狠心,说道:“熬猪骨汤时再买一只整鸡,我参加乐小姐办的那个茶话会时有次听那计夫人说的。她说这样熬出的汤更香浓鲜美。”
他们家还是因为花氏去参加茶话会再次跟乐小姐熟悉起来的,能如此不看低他们这些下层人,还教给各种小常识,乐小姐真的是他们家的贵人。
陈聚金笑道:“过两天又是茶话会吧,到时候就去,店里忙不过来我们大不了招个小伙计。”
花氏想了想,近来几次她都没去,邻居中有去的,上一次还学会了织锦手艺,她当时就羡慕的不行,听丈夫这么说,忙点头道:“好,反正就一下午,实在忙不来招个临时的就行。”
两口子一边说,陈聚金一边利落地给那些鱼抽骨剔刺,剥鱼剥得次数多了,陈聚金这个手艺是越发的好。
花氏和他们的儿子小辰都在一旁看得赞叹不已,小辰道:“爹,中午我想吃炸鱼丸。”
陈聚金笑着说好,“把汤炖上爹给做。”
这时在厨房里帮着老亲家做面揉面的花老太太走到门口,对外面的女婿道:“小辰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个好主意。待会儿聚金把这些鱼肉都捶成泥,咱们搓成丸子都放在外面冻起来,做面时就当配菜加进去。”
陈聚金听了,笑道:“岳母这个主意好,怎么咱们早没想起来呢。”
每三五天就要炖一大锅鱼汤,他们好几次吃鱼肉都吃腻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