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居心文学>网游竞技>我就是要进球 > 180,都是有想法的人
    席尔瓦悄悄地看了董希宁一眼,看见董希宁表现的还算平静,席尔瓦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念叨着。心里不止一遍的默默念叨着

    啊,全能的上帝呀!请保佑好我的小伙伴儿董希宁宁吧,希望他也能够顺利的入选2009至2010年,第一轮葡萄牙超级联赛波尔图对阵贝伦人的比赛,18人的大名单。拜托了,全能的上帝。

    董希宁听到主教练孔塞桑连续练了六个替补名字。当主教练孔塞桑念叨席尔瓦的时候,董希宁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和失落感。

    因为人往往都是这样。对自己熟悉的东西却有条件反射的作用。就想随便有人念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哪怕就是睡着了,别人轻轻的喊一下,也可能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惊醒过来。

    对于熟悉的人和事也有这种潜意识,这都是形成的固定的条件反射。

    或许主教练孔塞桑刚才在练其他名字的时候,董希宁的印象不是这么的深刻。

    但是当主教练孔塞桑在宣读席尔瓦的时候,董希宁明显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席尔瓦对于他来说是太熟悉了。所以他感觉孔塞桑,仿佛在念名字的时候声音都大一些。

    尽管孔塞桑宣读席尔瓦的名字,和念其他球员的名字的时候,一视同仁,如出一辙。

    但这都是条件反射给董希宁带来的错误感。董希宁总感觉主教练孔塞桑仿佛声音大了一点。

    董希宁和席尔瓦的关系好养成的条件反射作用而已。因为平时两个人朝夕相处就像一对好基友似的。彼此对彼此的名字,彼此对自己的名字都是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映射作用的。

    当主教练孔塞桑在读席尔瓦名字的时候,董希宁一开始咯噔一下,然后心里有默默的落寞。

    咯噔一下,是因为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董希宁原本以为主教练孔塞桑会念自己的。没想到念着是好友席尔瓦的名字。

    落寞是因为两个人年纪都差不多。好友现在已经入选18人的大名单了。没想到自己还没有入选。当然落寞是自我伤感,并不是对好友席尔瓦的嫉妒。

    相反董希宁是希望自己的好友都能够人生大有所为。好友飞得越高越远,他越开心。

    当董希宁知道读的名字确确实实是席尔瓦的时候。董希宁还是不由自主地报出了欣赏以及祝福的眼光。董希宁苦笑着撇着脸,然后抬起手掌,朝着席尔瓦竖起大拇指,表示祝贺,同时仔细听主教练会念出的最后的那改名字。就像中彩票大奖一样,谁是最后的那个幸运儿?

    “最后一个球员,19号球员……”因为孔塞桑说最后的一个名字的时候,明显拖了很长的尾音。后面董希宁三个字还没有读出来。因为孔塞桑在读19号球员这半句话的时候,后面半句话没有完整的说出来。

    孔塞桑抬头望了望眼前剩下的十个没有入选大名单的球员。因为已经有17名球员入选了18人的大名单。

    整个球队中还有十人没有确定进入十八人的大名单。

    其实最后一个名字,在没有确定以前。对于剩下的十名球员来说,每个人都有1/10的概率。

    当然理论上是1/10的概率。实际上是不可能1/10的概率。这个只会存在百分之0的概率。或者是高于10的概率。因为有一两个边缘球员一直在养伤,是不可能进入这个18人大名单的。

    所以说除了这两个伤病号以外,其他的人的概率都大于10概率。当然也有可能就是0的概念。因为入选名单和没有入选名单,其实只有两种情况。就想硬币的正反面儿一样。入选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概率,没有入选就是0的概率。

    但是当主教练孔塞桑把19号球员这个几个字,一说出来以后,其实已经墨守成规的,把最后一个名单的确定人,确定到具体穿那个球衣的球员身上的。

    孔塞桑之所以后面几个字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他抬头扫了一眼剩下的球员的眼神。潜台词是想告诉落选的球员们千万不要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