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如今把大皇子的开蒙老师派给四皇子,难免会有人想到,等四皇子长大了,皇上是不是也会让曾经教导过大皇子的老师来继续教导四皇子。
这样一来,嫡庶之间的阶级感可就没有那么分明了。
皇后身为大皇子的养母,自然是不想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皇上下令之后,竟是不顾威仪,亲自跑到了冉如青的宫中来劝阻皇上。
原本若她在私下里好言相劝,或许皇上会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情,可如今她竟然亲自跑到冉如青这里,丝毫没有国母风范,皇上自然当场就驳回了她的请求,甚至连她的理由也没有听。
皇后此举,着实是有些心急气躁了,但冉如青知道,皇后平时一向是能沉得住气的人,如今突然做出来这么莽撞的事情,想必一定是受了何人的挑拨。
她看着皇后气急败坏的背影,揉了揉四皇子的脑袋,但笑不语。
四皇子启蒙一事便就这样定下来了,冉如青将他教导的很好,他在课上从来都不哭不闹,深得陈大人的喜爱,陈大人在皇上面前,还时常夸赞四皇子天资聪颖,是个学习的好苗子,连带着也把冉如青这个母亲给夸了一通。
不仅如此,陈大人甚至还直言,四皇子比当时的大皇子要用功很多,课上也没有大皇子那么调皮捣蛋。
虽说小孩子爱玩爱闹是天性使然,但老师们必然还是更喜欢娴静乖巧的学生,如果说大皇子曾经受到的夸赞不过是陈大人的场面话,那四皇子所受到的,就完全是他的真情实感了。
陈大人只管教书,对朝堂之上的阴暗诡谲并不关心,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小小的一句夸赞会带来什么后果。
自从皇后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便越发悔恨起来。如果那天她没有那般冲动,想必皇上也不会一丝情面都不给她。
如今陈大人教了四皇子,他和大皇子之间便有了比较,若是四皇子处处都胜过大皇子一头,那她的大皇子还能有什么希望?
即便挂了个嫡长子的名分,可终究不是她亲生的,皇上会不会立他做太子,还未可知。
想到此,皇后便越发看大皇子不顺眼起来,明明占了个嫡子的身份,却不知道珍惜,成日里只晓得和宫女太监们戏耍打闹,半点心思都不用再读书上。
于是她对大皇子便越发严厉了起来,要他每日除了夫子布置的课业之外,还要额外再背一篇文章。
她此举只不过是为了让大皇子有些危机感,让他表现的勤奋一些,好在皇上面前也能得到几句夸奖。可谁知她的这番逼迫,竟是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不仅没有按照她想的每日多背一篇文章,竟连夫子布置的课业都不肯完成了。
后宫传播消息的速度自然是极快的,大皇子消极厌学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皇上耳中,有四皇子作对比,皇上甚至连劝都不愿意劝,竟直接将夫子给召了回来,言说大皇子若是不愿意学那便不学了,也省的夫子每日都要替他操心,等到他自己想明白了,再亲自去请夫子回来。
皇上这一番举动是皇后没有意想到的,她原本以为,不管大皇子多么顽劣,但到底是皇上的长子,他顶多就是训诫几句也就罢了,可谁知道这一次他竟然发了这么大的火。
但君无戏言,皇上既然那么说了,便没有再反悔的余地,纵然皇后再不甘心,也只能强撑着笑接旨。
后宫之事与朝堂息息相关,大皇子失势,四皇子却越发得皇帝的喜爱,于是朝中诸位大臣的心思便开始有了动摇。
冉如青依旧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笑着看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嫔妃们纷纷前来示好,她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既不拒绝,也不彻底接受,就那样吊着她们。
终于,在一日午后,她如愿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来人站在她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小傅大人叫奴婢传话,娘娘可以按照计划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