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黛似乎更喜欢扒猪头和烧虎尾,后者其实就是黄鳝的背脊肉,吃起来口感确实可以,但吃多了黄鳝的张浩南对此并不感兴趣,反而是肚子里塞了冬菜的烧桂鱼有点意思。
“这鳜鱼不错,挺好吃的。”
“姐夫,这个冬菜是啥?”
“就是白菜心,有黄酒味,应该是海岱省那里进过来的。”
“为啥啊?”
樊素素夹了一筷子鱼肚子里的冬菜,吃着就觉得味道很特别,是复合型的香味。
除了正常的酱香、鱼香,的确有姐夫所说的黄酒味,这细微的酒香,把最后一点鱼腥都带走了。
“冬菜大体上两种,一种是川中冬菜,一种是津门冬菜,但都只是老百姓以前为了一口吃的想的办法。唯有海岱省进贡用的冬菜,除了酱制之外,还加了两浙省的越州黄酒。”
很多风味,都是为了伺候达官贵人折腾出来的。
如今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实属不易。
光调味品的廉价化,那都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糖、盐、酒、胡椒、花椒、醋甚至是最常见的辣椒,能够有现在的规模和品类,着实不易。
大概是为了吃得过瘾一点,张浩南让老板做了一份番茄炒蛋卤子,然后拌刀削面吃。
老板也是妙人,他还真就做了。
完事儿之后,老板还专门换了一身干净的厨师装,系着围裙戴着袖套手指手腕上没有戒指和手表,然后笑脸盈盈地等着客人“训话”。
其实就是为了合个影。
“老板,生意兴隆。”
“张总以后常来啊,常来!”
能做高价菜的馆子,消息灵通也是正常,认出了张浩南,倒也不算奇怪。
跟着一起蹭吃蹭喝的本地外勤秘书则是继续发扬带路精神,吃好了就去工艺品店转转,还有一些手工作坊,都是顶级的匠人。
随便来一个跑去倭奴,那起码也是个“根雕仙人”或者“核雕仙人”,不过这次主要是买布艺品。
青花布为主,麻织物为辅,一些宽大的单肩包,上面绣着各种典故,多是汉代壁画那种风格,还有先秦时期的画风,就很有档次。
还是那句话,玩奢侈品,一般富豪是玩不起中式奢侈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