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效率极高。

    不过几日的功夫,就给吴楚洵办好了换院申请,据说文学院的教员们最近个个都是春风得意,最后是含着老泪把吴楚洵给送走的。

    等人一离开,文学院的大门“砰”的从里面关上,随即爆发出欢天喜地的声音。

    吴楚洵回头:……

    不管这群教习的心里是如何想,总之,吴楚洵倒是一脸踌躇满志地迈进了武学院的大门。

    五月的京都,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干燥,无端地撩拨着人们内心的烦躁情绪。

    武学院坐落在国子监的西侧,与文学院不同,此处有官兵把守,戒备森严。

    武学院相当于大启的黄埔军校,培养军官的摇篮,传授的是真正的武艺和兵法战术。

    吴楚洵所在的班名为精武班,小班制,仅有二十余人,皆是朝廷武将世家的子弟。

    练武场。

    吴楚洵兴致高昂地和新同窗们聊着天,目光隐晦地在这群小鲜肉们的胸前徘徊。

    这些新同窗不亏是将门出身,个个身姿挺拔,完全不是文学院那群文弱书生能够比拟。

    “吴兄,过来可还习惯?”一人脸上堆着笑地问道。

    “很好,我都后悔来晚了。”

    “吴大公子可是在国子监呆了六年的,自然是比你我要习惯多了!”有人善意地取笑道。

    这群武学生大多爽朗大方,阳刚之气十足,对于吴楚洵的突然转学,接受度良好。

    子安提过,吴楚洵以前也没少往武学院跑,与他有交情的学子不在少数。

    再加上,如今朝廷中的越来越多的武官是由文官任职,与丞相嫡子交好,对于他们自己本人和背后的家族而言,都不是坏事。

    吴楚洵心里揣摩,吴相很大可能性也是有意让原身去结交朝中这些官二代们。

    这就很值得推敲了。

    他原以为会在这,遇见宁南侯府那群小子们,结果倒是一个都没遇见。

    吴楚洵拉起旁边一个同窗便问,被问到的人眼中带着羡慕和嫉妒。

    原来宁南侯有自己的兵营,弟子们都在军中操练,有战可直接被调用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