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各个都夸她豆芽发得好。

    这个时候正是家家户户的菜青黄不接茬,便有人说“清清,你这个豆芽卖不卖?要是卖我就买上点。我在家发的豆芽都是小小的个头,怎么到你这里可以长这么的芽?”

    “嗯,只要不贵我也买点,吃起来芽头清脆,豆还有嚼劲,好吃!”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杨村那个木匠。

    顾清清之前在他手里买过东西,上次去要月饼模具,他还是半送给的呢。

    “清清,我就说你这个豆芽拿出来肯定受人待见。你要是做这个卖,我肯定是捧场。”来帮忙的牛李氏也是跟着说。

    为此,她衡量一番后发现,生豆芽也能赚钱啊。

    她一斤黄豆能生八斤豆芽出来,一斤黄豆在村里也才卖七八文,她一斤豆芽在村里卖两文斤都有的赚。

    虽然赚的不多,蚊子再小也是肉呢。

    手上又多了一份发豆芽的伙计事,满足村人。

    结果罗梅花先开口,“大嫂,你后面干脆多发点豆芽出来,我每天都要上镇卖肥肠,连着这个试试看看好不好卖,好卖咱就多一样卖头,要是不好卖,后面不做便是。”

    有了罗梅花的开头,那边吴芳她们也要带上点去平静镇,生意也是出奇的好。

    现在两边加起来,她每天进账差不多在七五百文左右。

    她挣得多,花得也多,对于建房子这边的需求还是入不敷出。

    不过她也不急,地里埋着的一百两此时还剩七十两呢。

    等第二天中午家里干活的人吃过饭后,顾清清同温无言打声招呼,拉上家里板车带上她自己做的红薯干、猪肉干、牛肉干以及黎信一起上镇去。

    之所以带上黎信是因为黎信压根没衣服穿,村里牛兰氏把他们一家衣服全部做完后,这几天接了外村一个嫁妆活计。

    最近十几天都不在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去那户人家。

    所以今天带上黎信就是想为他买两身过冬的衣服。

    到镇上后,顾清清先带着黎信去了沈府,等黎信到了跟前,才问“婶婶,沈辰安就是这户的孩子?”

    “嗯。你知道?”

    “不知,但我知道这户,以前冬天有时候要不到食物就会来这家后面守着,他们家管事有时见状就会把东西给我们吃。”黎信看着沈府大门说。

    顾清清开心,不是因为沈府做事值得她开心,而是开心沈辰安的家人待人真好。

    门房现在已经识的顾清清,现在见是她,一人立刻把人迎了进来,在门房沏茶水,另一人则是迅速进院子禀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