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现在也有一起擅长写悬疑故事的编剧,开始转向谍战剧。
就好比《少年包青天》的出现,这类古装探案剧的诞生,也催生了一批类似的作品,如:《大宋提刑官》,《无敌县令》等等的古装探案剧。
而《暗算》一出,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像前世的《潜伏》播出后,直接就达到了一个巅峰,口碑爆棚。
别看《暗算》抢了个先,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是,就口碑而言,《潜伏》却是谍战剧中的巅峰水平的作品。
《潜伏》作为一部只有一万多字的小说,姜为为什么在一看过后,就迷上了它,自然也是有着它的魅力所在的。
首先就是《潜伏》里面的人物设定很有特点,这对于一个编剧来说,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很具有改编的价值。
比如《潜伏》中假夫妻的设定,余则成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翠平是一个粗鲁野蛮的乡下女人,还喜欢抽旱烟。
这样的两个人凑在一起,就很有看点,是典型的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很具有戏剧冲突特征。
就拿翠平来说,小说中的描述就是一口黄牙,嘴里还叼着烟杆,吞云吐雾跟火车头似的,甚至将一方端砚用来当烟灰缸。
一个高雅,一个粗鲁,还同住一个屋檐下,这种人物特点的反差如此之大。
并且还要假装成一对夫妻,一起执行任务,这里面就有了太多的可以让编剧想象的故事了。
所以,哪怕《潜伏》只有一万多字,就小说里面的人物设定特点,一个优秀的编剧,就足以将其增添更多的剧情故事出来。
而姜为就是这样一个编剧,他也天然就有着这种能力。
一万多字的小说,很快就可以看完,姜为一看完《潜伏》后,脑海里马上就闪现出很多想法,想要将其改编出来。
比如余则成和翠平两人,他们的改编价值最大。
比方余则成,小说中他的身份是我方人员,想要更有戏剧性,就要重新设定,并赋予他一个身份转变的契机。
这样一来,余则成的人物特点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又如翠平,她也需要改编,毕竟,小说中的描述,她就不适合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
而要让翠平和余则成一同执行任务,她的身份也需要重新设定,这才更符合真实情况。
还有其他的人物的设定,姜为的想法,一时之间更是灵感爆棚。
因此,有了想法后,在没有拿到《潜伏》的影视改编版权的情况下,姜为自己又想将其改编拍摄出来,又知道版权在梦想传媒手中。
于是,姜为到东阳青鱼商量了一番后,就在第二天去了梦想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