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懂了。”张远也就是玩笑一下:“其实问题很简单,就像导演说的,是反应不对。”
“启文哥扮演的师爷这个人胆小如鼠,又是墙头草。”
“你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如果琛哥和他一起被抓住,吊在火炉上,并且必须死一个,他会怎么做?”
“当然是让琛哥死啦。”田鸡立马回道。
“我觉得不止这样,他不光会让对方去死,还会把对方踢下火炉,确保对方不会对自己做同样的事。”
“同时,他还会再踢对方前说些道貌岸然的话,迷惑对方。”
星爷用力点头,这个说法的确符合人物性格。
往深里钻,师爷就是这么一个见风使舵,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究极小人,甚至是恶人。
其实在生活中,琛哥这样的极恶者非常少见,反倒是师爷这般的油滑恶人最为多见,也最为难缠。
片中也一样,琛哥被火云邪神一掌打死,师爷却活到了最后。
“既然这个人物是如此性格,那你刚才表演中拼命帮老大灭火的样子就不对了。”
“他在初期的尝试之后,不光不会帮忙,还会生怕对方的火焰伤到自己,这才是该人物的准确反应。”
哦……星爷和田鸡两人异口同声。
这就对了!
星爷最近也发现了,张远对角色的理解和一般演员不太一样。
一般演员分析角色的方式有几类。
经验型,感受型,但张远属于另一种,逻辑型。
“他的表演中存在大量逻辑推导的内容,所以即使是别人的角色,他也能感觉到正确与否。”
“但很奇怪的地方是,表演三大派中的体验派,表现派和方法派。”
“一般人只能适用其中一种。”
“但他很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表现手法偏体验派,真听真看真感觉,从他为了塑造角色减肥,让自己从形象上更贴近角色就能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