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这些奴隶有不少走上正途,抛弃了他们的那些乱七八糟伪神,对陛下您也是极其虔诚的。”
陪同的官员小心翼翼说道。
“这些野人能有向化之心,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样吧,要是真心实意的,那就别和其他奴隶混在一起了,可以单独给他们编成一个营,也好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感受,以后也多给他们点空闲时间能够学习,再给他们配几个教化官,以后要是有出类拔萃的,也可以送到礼部教化司去培训一下,专门负责在各地奴隶中的教化工作。
杨丰满意地说道。
奴隶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毕竟现在大明奴隶数量已经突破三百万了,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很多大明资本家现在爱死这种罪恶的贸易了,甚至就连一些普通老百姓家庭也开始购买奴隶在家里干活儿,这样的话就不能老是用刺刀和鞭子来逼着干活儿,还得要从思想上麻醉他们,这样宗教就很有用处了,在奴隶中间发展一些信徒,让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也是很不错的。
想想看未来一群白奴,黑奴,棕奴之类,一边捧着圣谕书一边为大明建设流血流汗的场面也是美得很!
视察完铁路建设,杨皇帝的西巡队伍继续前行,重油锅炉驱动蒸汽机,带动着很像后世大巴的蒸汽车在沙土夯实的公路上,以二十里的平均时速通过渭河在祁山冲刷出的河谷,第二天下午时候就到达秦州,也就是天水,然后再从天水沿着同样的公路奔向兰州。这条花了三年时间修筑的公路,是目前关内连接西域的主要交通,基本上仿照后世的沙土公路建设,虽然也不时发生些塌方泥石流什么的,但还是勉强可以支撑运输的,而这条路起点就是宝鸡,终点在鄯善,另外从兰州经西宁南下青藏高原,这时候也已经修到了那曲。
而原本驻扎长安的西北经略使府也移驻兰州。
杨丰刚到兰州,西北经略使贺锦就告诉了他一个很意外的消息。
“殷礽和桑结嘉措在拉萨发生火并,虽然殷礽得到了他的密友仓央嘉措帮助,但最终还是不敌桑结嘉措,现在已经向南逃往廓尔喀,估计要是不出意外,这时候已经到山南了,桑结嘉措派使者过来请求内附,正在路上往这边走。”
贺锦说道。
“这个老家伙倒很聪明。”
杨丰冷笑着说。
桑结嘉措的确很聪明,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明军,只要看到青藏公路上源源不断的载重马车,他就知道对抗明军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而且他和杨丰之间也没有解不开的矛盾,杨丰所要的无非就是他臣服,他那儿又不是什么好地方,也不是军事上的战略枢纽,说白了就是一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算臣服了,杨丰也不可能往他那里大规模移民,汉人不可能放着好地方不待跑他那里。
这样就干脆臣服好了,反正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原本想着拿胤礽和胤祐的脑袋给杨丰当礼物,这样也好获得杨丰欢心让双方感情加深一下,谁知道仓央嘉措和胤礽两人的感情实在太深,居然不顾大局帮助胤礽对付他,虽然结果他还是胜利者,但也让胤礽全身而退,好在这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他只要臣服杨丰就行了,胤礽不过是锦上添花,没有就没有了吧。
“既然是聪明人,那就索性给他点奖励吧。”
杨丰说着在地图上直接划了几道线,然后接着说道:“以这条线以北设立青海省,以这条线以西设立康定省,至于剩下的这片藏区重新设立吐蕃藩国,以桑结嘉措为吐蕃国王,设立驻吐蕃总理大臣和帮办大臣,分别驻拉萨和日喀则,至于吐蕃国内政务他们以前怎么着以后还怎么着,包括那些地方上的部落头人也由他自己管理,但是严禁他们那里的人出境,未经驻吐蕃大臣批准藏民不得离开吐蕃国境,否则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杨丰说道。
他才没兴趣吞并桑结嘉措那点地盘呢,那里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内地老百姓移民估计再过一百年也不会选那里,殖民地有多少好地方,哪儿不比青藏高原更适合发展?
既然这样,就让他们继续在那里关起门过日子吧!
反正就他们那种折腾法,是永远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十三世纪是一百万人口,十八世纪还是一百万人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居然还是一百万人口,一个近七百年时间人口几乎没有任何增长的地方,他闲得蛋疼了才去抢呢。那里又没什么经济价值,虽然有矿产但也不是这个年代有能力开发的,估计再过五十年都不一定值得开发,除非他能把铁路修过去。另外无非就是战略上骑在印度的头顶上,但他从来就没想过从那里向印度进攻,他都已经占领加尔各答孟买了居然还想从青藏高原南下也未免太夸张了点。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继续在佛祖的光辉照耀下,过他们那种古老的生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