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他觉得有些可惜的是,一乌在1982年的时候就已经出台政策确立了自身的定位“小商品之城”,开始大规模建设小商品市场,格局魄力之大,前所未有。全国许许多多的县或者市都有朝小商品这一方面大力发展,但决心之大,一乌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当然,一乌最终能够脱颖而出,也靠了它自身的地理优势。不然的话,在一个穷旮旯里,或者是内陆的某个山沟沟里,再有决心也是白搭,光是交通这一项就卡死了,就更别说后面的诸多问题了。看看后世江、西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了,整个九零年代,隔壁的省份哪个不是经济发达,搞得有声有色,偏偏江、西要死不活,常年垫底,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交通上面,不是山就是江河,偏偏在九零年代,国家又没多少钱,以至于交通问题卡死了,最后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直到两千年之后,国家手头开始宽裕了,交通开始搞起来了,江、西的发展才慢慢追了上来。
从这可以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并不是白说的。
如果一乌还没有开始它的崛起之路,也没有定位小商品市场,周兴盛还想着拿这套方案去和一乌政府合作开发,想想就令他热血沸腾,这到了未来得赚多少啊?
所以,可惜了,现在都1990年了,一乌经过八年的发展,虽然还没后来那么牛气,但也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了。
周兴盛叹了口气,算了,现在掺和进去也不晚,吃不到肉,汤总喝得到。
这样想着,周兴盛已经也记下了这事,并且很快吩咐了下去,现在就着手在一乌圈地以及建立公司的办事处。
“、、、、、、、、这是恒店宾馆,是我们恒店乡镇企业恒店公司投资建设的,只是稍微有些简陋,还要请周董事长海涵啊。”恒店镇的镇委书记何美华笑着作介绍道,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栋老式宾馆。
说是说老式宾馆,这是相对于现在的香港、上、海等大都市以及后世来说,在现在的恒店,有面前这栋四层楼的小型旅店似的宾馆,已经是很“豪华”了。
当然。何美华可不能厚着脸皮在周兴盛面前说这家宾馆很不错,这太离谱了。
想想周兴盛是什么人,那可是香港来的超级富豪,什么样的宾馆没见过,什么样豪华的酒店没住过。指着四层楼小旅馆似的房子就说是不错的宾馆,还不让周兴盛笑掉大牙啊?何美华再厚脸皮,也没有厚道那种程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话又不能不说,不然给周兴盛的印象就不好,所以只能是这样的说辞。
何美华是东阳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前是个教师,后来才进了政府当秘书,然后一路上升,先是小秘书,接着秘书科长,然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跟着就被调到了恒店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现在又升任恒店镇党委书记。典型的经典官场升迁模式。
周兴盛了解了这人的履历之后,也是一阵惊讶,这简直就是后世网络小说中官场升迁的模板嘛。
无疑,这何美华是个要能力有能力。要背景有背景的人。
换做是后世的穷屌、丝周兴盛,面对此人肯定是恭敬的很,拉关系攀交情;但是现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相反,何美华为了获得他的投资,反而要恭敬他。和他拉关系攀交情。
何美华教师出身,注定了他口才了得,肚子里很有墨水;加上在政府历练这么多年,本身又是党委书记一把手,谈笑间挥洒自如,气魄十足。自打周兴盛进入恒店镇以来,陪同的何美华就滔滔不绝,但偏偏没人感到厌烦,反而兴致盎然,周兴盛这个核心也是如此。
这让周兴盛不得不感叹一句,当官的,尤其是当成功的官,基本上都是健谈的,而且说话得体,面面俱到。
他心里忍不住恶趣味的想到:“什么说话的艺术?学个屁啊,只要考个公务员去当官,保证你说话的艺术高到没边。”
何美华自然不知道,他已经给周兴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一直都在观察着周兴盛,心下琢磨不停。
周兴盛来恒店的消息,是无息那边传过来的,何美华透过他的关系极早的就知道了,并且一直在派人观察。就在昨天,他还临时召开了党委会,和镇长、副书记、人大主席等一众班子成员讨论周兴盛来恒店的事情。
周兴盛是谁,放在以前他们肯定是不认识的,就连听也没听说过。
但自从无息影视基地开建,尤其是无息影视基地是周兴盛和央视合资建设的时候,他们立即就听说了,也知道有个周姓的香港富豪投资了无息影视基地的建设。而在香港,周姓的富豪其实并不多。别看他们恒店落后,消息也闭塞,但对于香港富豪们的情况,他们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