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周兴盛和四家企业都打过交道。
谈不上和哪一家企业的联系最深,因为联系都很深。
和招商局的联系,这个是必然的,港商进入内地投资的一个主要渠道。加上周兴盛如今大举进入地产基建行业,和招商局的联系就更深了,先后在内地的多个基建项目上和招商局有过合作。一个是成渝高速公路,一个是沪杭甬高速公路,目前还没有开工,尚处于论证阶段,不过合作方案已经基本达成。
沪杭甬高速公路,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哪里的高速路段,最终方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整条路将会途径四个市,全长将近两百五十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浙省第一路。
成渝高速公路,这个的名气就更大了,国人多半都知道这条路,这是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连接成、内、重三大工业城市,途径14个县市区,是国家“八五”重点公路工程,预期将于1990年开工建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兴盛为什么要在基建项目方面实施保守策略了,动辄就是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造价就不说了,光是时间就要好几年,拖动资金的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和光大集团的联系,不是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这些,这些都还没影子呢。现在和光大集团的联系,也是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光大集团的主业就是金融与投资管理,双方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周兴盛迫切需要引入成熟的管理体系。
换做是一般私人的投资公司,和光大集团这样的大型央企打交道,铁定是处于弱势地位。
不过周兴盛不同,先后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都是大赚特赚,赚成了一个百亿富翁,就投资这一点上,光大集团就没有半点优势可言,反而处于绝对的劣势。也就只有在公司的管理体系方面,光大集团占尽了优势。
和港中旅集团的联系。得从去年周兴盛和邹文淮两人商谈在内地建影视基地开始。
当时,两人商谈的是无息三国影视基地的问题,周兴盛还派人专人去和央视洽谈。只是由于各种问题一直拖着,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才有了确切的消息。之后。周兴盛和央视以及邹文淮三方达成了共识,共同投资建设无息影视基地。
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集团来说,影视基地这样优质的旅游资源当然不容错过。
所以,在得知了周兴盛他们开建无锡影视基地的消息后。港中旅集团立即行动了起来,强烈要求掺和上一脚。周兴盛、邹文淮以及央视,三者都考虑到了港中旅的优势。所以很快就答应了。于是乎,四方面凑成了一桌麻将,边打牌边商谈,周兴盛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和港中旅集团成了合作伙伴。
至于华润集团,这家前身是1938年就成立的“联合行”,就更是周兴盛不得不打交道的企业了,必要性必须性甚至要超过招商局。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自1952年起,华润一直就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内地的任何产品包括香港最需要的粮食、水、水果、蔬菜这些,全部都是通过华润走出内地的,进入香港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当然,香港是内地的首要供应地。
翻看历史,再看看香港的地理位置,其实根本不足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因为要水没水,要地没地,要粮食没粮食,极其短缺。历史上,香港多次发生水荒,一度窘迫不已。若不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国际政治的变更,导致内地不得不以香港作为联通世界的桥头堡,香港也不会获得后来的大发展,就更别提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了。
虽然近年来由于内地的改革开放,华润的历史地位以及重要性都急剧下降,但在贸易往来上,华润还是最主要的渠道。
周兴盛旗下,周师傅的方便面要卖到香港来,华润是绕不开的。
如今的“周师傅方便面”是内地方便面第一品牌,成功的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走出内地,进军香港、台、湾、其它亚洲各国和地区就成了必然。总是呆在内地闷头发展,没志气,公司也会暮气沉沉,不利于发展。
大四喜要想做大做强,华润同样也是绕不开的,没有华润的食品供应,超市不成超市。就算勉强从别的国家和地区调来,但也没有了价格上的优势,不足以和其它超市竞争,最后铁定得倒闭。
当然,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尴尬的说一下,华润之所以成为中国最大超市连锁,其实也是沾了这一点的光,靠的同样是垄断。可以想象,如果华润不是垄断了内地在港澳和东南亚的进出口贸易,它也不肯能有后世那样的发展。
、、、、、、、、、、、、、、
在香港的国有企业,除了以上这四家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大型的国企,像广、州市政府成立的越秀集团。只是在规模上以及效应上,都比不得以上四家公司,所以就合作来看,目前还比较少,周兴盛对此并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