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道教完全倒向人界,那这一战真的不用打了。
不过三清内部,也有分歧,通天教主偏向人界皇朝,元始天尊敌视大商皇朝,太上老君态度莫名。
因此长生大帝所为,就是想争取阐教助力。
元始天尊倒是也想帮助,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燃灯上榜,南极陨落,他的门下修为大丧,如今正在闭关努力修炼,根本派不出弟子相助。
明知杨戬痛恨四御,还派他出面,其实已经接近敷衍。
可杨戬连敷衍的姿态都不愿做。
他向玉鼎真人表明态度后,提着三尖两刃刀,直接出了玉虚宫,往天界而去。
也没有计划一定要去哪里,反正远离这里,眼不见心不烦。
杨戬很清楚,自己虽然成为了归元大能,但比起紫微、长生、勾陈三位大帝,还是差了许多,贸然去挑衅,只会真正断绝母亲的希望。
对于杨戬反出天界的举动,元始天尊听之任之。
论及培养弟子的能耐,元始其实是三清之首,既非通天教主那样的有教无类,又不是太上老君唯一传人的专一,而讲究因材施教。
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际遇和道路,大多数时候听之任之,偶尔纠正庇护,才能让他们走得更快更远。
不过接下来,当元始天尊看到杨戬的最终去处时,眼神又微微一沉。
杨戬途经银河战场,旁观了天人两军交锋后,改变了初衷,没有去往鸿蒙之外游历,直接往人界而去。
元始天尊罕见地皱起眉。
杨戬和太乙已经是阐教唯二的大能,太乙已经受命,去往人界探查情报,趁着两界交战之际,尽可能弄清太上老君当时在人界到底发现了什么,以致于态度大变。
太乙真人毕竟是肩负着任务,杨戬又去,可就有些不安了。
倘若换成从前,即便有意外,元始天尊定然亲自出手,挽回大局,但西方教接引准提的下场,令他不得不忌惮。
虽然盘古幡在手,元始天尊自信不会落得那两位的下场,但混元道祖度末法,经纪元,想要了结因果,却是不必急于一时,深思熟虑后,终究收回目光,继续教导弟子。
……
……
却说杨戬刚出天界,就感到一股强烈的波动,不由地往前看去。
就见远方正有两大军团,在银河之中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