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有一部戏唱的最多,叫《刺虎》,这是一部抗战戏,比较符合当时的时局。
基本剧情呢就是,亡明宫女费贞娥假扮亡国公主意图行刺李自成,不想李自成将其赐给虎将李固为妻。新婚之夜,费贞娥把李固刺死然后自杀身亡。
“俺今日呵,要与那漆肤豫让争名誉,断臂要离逞智能。拼得个身为齑粉,拼得个骨化飞尘,誓把那九重帝主沉冤泄,誓把那四海苍生怨气伸!也显得大明朝还有个女佳人!”
暴素素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段,这段唱起来都是荡气回肠,更别说是观众了,在那个时候,很能激发人们抗战的斗志。
当然,这部剧戏唱的多,也不能将每次有记载的都唱,拍摄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张充和是教育部的,龙套就要在教育部找,那一次找的四个龙套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台下观众认得的,全场见到就拼命的鼓掌,而台上习惯当官的四人,在其他人鼓掌时习惯了鞠躬,于是一方一直鼓掌,一方一直鞠躬,场上场下笑个不停。
龙套一出现,就受鼓掌,这算是比较稀奇的。
这场戏看似很容易,但一旦度把握不好,就会显得很杂乱无章,没有重点。有意思的戏都会成为没意思的。
热闹戏还是比较考验演员的,这一场的人也多,如何演的相得益彰也是挺困难的。
在演戏这方面,笑比哭要困难多了,制造泪点比较容易,情绪、氛围到了,自然就哭出来了,但是笑点,一点差,就笑不出来,笑都不真心诚意,观众只会觉得尴尬。
于是这一场戏硬生生的拍了一个下午,才完成。
台上台下的演员,有手拍的疼的,有嗓子喊得哑的,还有鞠躬鞠得腰疼的,当然所有人都笑的肚子疼。
在重庆的时候,张充和还会去重庆师范学校教一些戏曲,她教的是旦角。
在这段时间中张充和的书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这里她遇到了沈尹默,20世纪在书坛被称为“南陈北沈”,这位名师,教出了张充和这一位高徒。
在之前张充和的字也算是小有名气,经常被人求字,但在曲友陶光点出其他人因为张充和是年轻女孩子才让她写挂幅。在这之后,张充和就只给别人抄写,不写挂幅。
因为张充和的书法在不同时期都不同,所以暴素素在学习张充和小楷的时候还要不时地改变。
她在沈尹默这里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比如执笔运臂、洗砚洗笔、研墨这方面无关字体本身的本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