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时代限制,面试相对简单很多。
秀春和小翠会问些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员之类的问题,根据这些人的回答,看他们思路是否清晰。
接着再问一些面试的常规问题,从这些人对问题的看法和回答中,以及他们回答时的神色,初步判断他们的性格和人品如何,是否适合做投递工作。
古代的人口信息很难做到准确追踪,若投递员的人品有问题,哪一天卷了包裹跑路,信局就得赔偿损失。
所以,招人是个很严谨的事情。
之后,还会问及他们对信局这个行当的看法,打算为投递这项工作做怎样的努力。
只要想要这份工作,大家当然都是捡好听的说。至于他们在讲述过程中,神色变化和性格人品之间的关系,就需要问话人作出判断了。
应聘人员……不是,是码头几个小弟,他们知道诚运投递招人,都是满怀期待而来。
结果,进门见过刘三爷和几位当家之后,就被指点站到一旁,面对了坐在桌后的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比他们的年龄还要小一些。
这些人当时就懵了,不是信局招收投递员吗,这俩姑娘是咋回事?难道是她们主持这事儿?
要说瞧不起这两位,他们还真不敢。
瞧人家那神态和衣着,怎么看,也不像贫寒百姓之家出来的。再看两个姑娘手边,又是笔墨、又是纸张的,一定是从小就读书识字,绝对好人家培养出来的女子。
更何况,人家姑娘两旁,还坐着诚运周爷和一位老资格的当家。
连这俩人都得坐一旁,他们哪敢有疑义?
翼阳码头头目推荐的十个小弟,规规矩矩站立一旁,袁冬初和刘三虎等人都在旁观,让这十人压力倍增。
第一个被点到的人,惴惴不安的走上前来,心里颇感紧张,对诚运招投递员工作满怀敬畏。
问话的,是那位年纪大些的姑娘,用很随意的语气,问道:“叫什么名字啊?”
小弟一愣,如此简单的问题,只凭下意识的感觉,他便能顺畅回答:“刘三小。”
翼阳众人也都诧异,这也算问题?
秀春点点头,一边把名字写下来。
寻常百姓人家孩子的名字多是这样,家中贫寒,对未来没什么期许,儿女便随便取个名字,为的只是叫起来方便。
秀春接着问道:“家住哪里?家中都有些什么人?”
刘三小依然一头雾水:“家住……定风街胡几巷……家人有我爹我娘,大姐出嫁了,我还有大哥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