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姑娘的父亲都避开了,秦睿还能说什么?只得对自家两个儿子点了点头。
正琢磨一旁侍奉的小厮是否也要遣出去时,却见袁冬初看都没看小厮一眼。不由得心中诧异,这贫民出身的姑娘,居然连大宅子里的事情也能想得通透。
大宅子人员庞杂,有时候,主家的贴身丫鬟、小厮和婆子、老仆,甚至比妻儿还值得托付。
袁长河和秦家两兄弟退进里间屋,小厮贴心的端了茶和茶壶进去,免得三人枯坐。
袁冬初要求的清场已经做到,秦睿不会再有侥幸心理,极客气的问道:“不知姑娘有何指教?”
“冬初小女子而已,不敢称指教。只是和秦老爷商量的具体事情,也许会关乎两位公子,却是有些冒昧了。”
秦睿几不可察的皱了皱眉,这女子,难道还要借此干涉他们秦家府里事务?
袁冬初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自己也许还真想对了。
“若这部识字典籍交由秦老爷府上编撰,不知由何人主导?署名何人?”
果然就是这样!
秦睿神情淡了下来,平静道:“若袁姑娘同意由秦家出面编撰,姑娘只需提自己的条件便可。署名上,自然要选最有利于秦家将来的人。”
袁冬初笑了:“如果我希望,您的安排能同样考虑到对我们一方也有利呢?”
秦睿抬眼看向袁冬初,既然有偿把编撰署名让给秦家,秦家如何安排怎会和她有关?
“姑娘想你的名字也出现在编撰名录上?”秦睿问道。
“不是,我希望典籍的主编是秦老爷。”袁冬初说道,“还有,秦老爷尽管自行安排印刷出售典籍的收入,这些,我袁家一文钱不要。但秦家要给袁家三个承诺,日后袁家人有要求,希望秦家能尽所能予以帮助。”
袁冬初看向秦睿的目光坚定而有信心,把秦睿看的心情复杂。
他年纪大了,又是前朝官员,有很多事情上不好太过出头。
他的想法,是把识字典籍的编撰人,让嫡长子秦向贤来做。他再借以前同窗好友的关系,推动嫡子成为一个潜心研究文字的后辈学者。
秦向贤脑子活,比秦向儒懂得变通。虽然很多时候眼界上差些,但他还年轻,经历多了,能接受教训,就有将来。
在秦向儒的事情上,他就很希望秦向儒能够成功,用事实让秦向贤反思他一贯的认知。
而他带着一家人回到延浦镇,无论做什么事,都带着秦向贤。同样是想秦向贤多多积累经验,能对家中产业善加经营,以期后辈儿孙读书上进时,家中能有足够的能力予以支持。
但袁冬初只说了不多几句话,就把他的计划打乱了。
人家不要银子,条件是编撰人是他秦睿,还得许下三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