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我们既然决定积极进取,便不能坐以待毙。但一些中小领主、山越变民,仍然在各个县盘踞,还需要时间彻底平定。闽地还有一个不小的诸侯。所以我想分一支兵马于义兄,攻占淮南。守江必守淮,淮南在楚子谋手中,迟早会是一个隐患。”
“如果义兄可以攻陷合肥、寿春,则义兄可从柴桑改驻寿春,淮南之地,皆为义兄所有,如何?”
铜雀想要借助孙坚的力量,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淮南,就是他对孙坚的许诺。
“为兄落难时,义弟非但没有忌惮,反而诚心收留。现在义弟有难,为兄岂能袖手旁观!攻略淮南之事,交给为兄即可。所得淮南之地,皆为义弟所有!”
孙坚主动承揽下攻打淮南的任务。
“有江东猛虎出马,我可以无忧矣!”
铜雀顺利怂恿孙坚为自己攻打淮南,不由大喜。
派遣孙坚攻打淮南,铜雀也有削弱孙坚势力的打算。孙坚从荆南逃至柴桑、庐江一带,带来不少旧部。
三国里原本打算在官渡之战偷袭许昌的孙策,因为遭到刺杀而失败。
现在,铜雀想要孙策的父亲,孙坚,前去实行这个计划。
年纪已有十六的孙策武力更高,跟在父亲孙坚身后。而铜雀的身后,是与孙策年纪相仿的周瑜。
古有武将,十二三岁就可以上战场,孙策和周瑜,多少已经具备一些能力。
这两个人,也是铜雀为自己培养的人才,就像是楚天培养诸葛亮、廖化等人一样。
荆州,襄阳,杨十郎设立学校、学官,广寻天下名士。
豫州之战爆发时,杨十郎暗中派遣骑兵和玩家,提前抢夺说唐的人才,其中包括水镜先生司马微。
说唐势力微弱,明知道水镜先生被杨十郎抢走,得知此消息以后,也没有与杨十郎翻脸。
司马微根本不愿意出仕说唐,也不愿意被强迫教导弟子。
司马微只是随性而为。
即使说唐仍然控制司马微,对其没有多少作用。
水镜先生被掠到襄阳,同样没有出仕。
不过,杨十郎向司马微引荐两个人才,徐庶和庞统。庞统此时年方十二,以水镜先生为老师,可有一番作为。
司马微虽然对杨十郎将自己强行劫持至荆州不满,但现在的荆州确实比较太平,又与徐庶、庞统投缘,于是愿意留在襄阳隐居,教导少数看得上眼的人才。
徐庶、庞统在寻找合适的老师,而司马微又何尝不是在寻找合适的学生?